更有趣的是,他很會仿石濤的畫。在民國早期,大陸有很多有錢的商人很喜歡收藏古董名畫,其中在上海有一個姓陳的商人,各種古董名畫都買,他平常也喜歡邀請名家去他家吃飯。有一次張大千被邀請了,他就趁這時候和姓陳的結為好友,並跟他說:「你收藏那麼多古董畫作,可是再怎麼收藏也收藏不完的,這樣別人總有東西跟你比,你沒辦法成為第一的收藏家。要收藏就只專收一家,這樣別人絕對沒辦法跟你比。」不用想也知道,張大千當然跟他推薦石濤。於是張大千就開始很忙碌的畫畫,他畫的畫都託給別人賣給那位商人。那位商人還特地蓋了一座石濤園,結果那園裡全都是張大千的畫。後來他也邀請張大千去那園裡看,看著看著,張大千看上一面大的空牆,於是就說:「這裡怎麼不也擺一幅石濤的畫?」那位姓陳的說:「石濤有畫那麼大的畫嗎?」張大千看著那面牆揣摩了很久說:「有。」之後兩三個月都不見張大千人影。等張大千畫好了之後,託人賣給那位陳姓商人,還剛剛好可以擺在那面牆上。後來,那位商人請了張大千來看看那幅畫是不是真的。張大千故意有模有樣的舉出了一些瑕疵。那位商人就這樣把畫撤掉了,沒想到聽說張大千用原本那幅畫賣的價錢買走它。那姓陳的以為那幅畫一定是珍寶所以張大千才會買走它。於是那位商人很生氣,反而用翻兩倍的價格買回來,還跟張大千絕交。張大千其實是有計謀的賺錢,而且也是有計謀的和那位商人絕交,反正他的畫已經擺滿整個屋子了,也沒什麼好遺憾的了。
張大千模仿石濤的字極像。因為石濤和八大山人頗有交情,張大千還偽造了他們之間的來信。後來被識破,因為信裡的用詞不符合清代的語彙。張大千能夠模仿石濤的畫模仿到別人都會認為原本石濤畫的才是假的。石濤到了中晚期筆觸才變得精湛,張大千都是學那最精湛的筆觸,而且去畫石濤早期的作品,難怪會比石濤還像石濤。
張大千有一段時間還到敦煌石窟去臨摹壁畫。畫出來就很像工筆畫。聽說他還看出那壁畫不只一層,於是他就把表面那層刮掉,繼續臨摹裡面那層。
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張大千的《廬山圖》。那是他畫過最大的一幅,也是他死前畫得最後一幅。雖然沒有畫完,但那最能展現他的藝術精華。可以說那是畢他一生的精力完成的。張大千沒去過廬山,畫這幅畫完全是憑古人的詩句去想像的。那一大片潑墨就像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而那瀑布就像李白說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我最喜歡的書法是董作賓的作品。很像象形文字,可是又會覺得那像是小孩子畫的符號。可惜那時候還沒有哈日族,還沒太多從日本傳入的外來語,不然他就是最kuso的始祖了。
讓我很有感觸的是唐朝懷仁的《集聖教序》。以前歷史課本好像讀過這種東西,由很多王羲之的字拼成的。不過怎樣都辦法想像拼出來會是什麼樣子,我只想到我國小的剪貼簿,東一塊西一塊的,大小不一,還ㄍㄜˇ得都是膠水,這種東西怎麼變成經典?看到真跡的時候,我才心服口服。每個字都是王羲之極高的境界,用這些字拼出來的文章應該是經典中的經典。不過真正王羲之的字應該是被臨刻在石碑上的,這篇的字大小都一樣,應該是後來的人去模仿寫來的,只不過每一塊的紙還刻意用不同顏色,讓人明顯感覺那是用拼貼的。
我還看到愛耍浪漫的乾隆皇帝寫的字。我說他愛耍浪漫是因為他很愛作詩。他一生作的詩有四萬多首,他還自認為他比唐詩三百首裡的所有詩人還有成就,他們寫的詩加起來也不比乾隆寫得多。乾隆還有喜歡看畫的嗜好,而且他看過的畫一定要蓋個章,或是寫些評語在旁邊,反正很雞婆就對了。
繪畫部分,沈振麟的《耄耋同春》讓我印象深刻。先說說中國和西方繪畫的最大不同。中國的繪畫不像西方強調陰影,尤其是畫人相,都是很均勻地把顏色鋪上去,頂多是一幅多了幾條摺痕。也許這種畫面很平,看起來不真實,可是中國人強調的是最原始的真,眼睛看到的透視、陰影反而是假的,用眼睛不能看到最原本的物體。沈振麟畫的就是因為顏色都很飽和、均勻,色彩看起來才會這麼強烈。加上畫裡的那隻貓又很可愛,我真的覺得沈振麟可以稱為中國現代插畫的始祖。
看完書畫,古代的工藝技術也是必看的。技藝最精湛的時期,可以看到很多雕刻之精細、講究,甚至還雕出套球這種東西。有個象牙套球帽架真讓我不知道該說以前人太閒了,還是太有藝術天分了。只不過是放頂帽子而已,也要在帽架上作文章。有些象牙雕刻的盒子還雕到象牙都能透光,太不可思議了。記得以前國中國文課本裡有一課是《王叔遠核舟記》,核舟裡的人物描寫得跟真的一樣,很難想像那真的是刻在果核上,不過在故宮印證了書上所說的。我看到的是後來的人以王叔遠刻的為範本去模仿的,那是刻一艘船在橄欖的果核上,船上的人和門好像真的能移動,在門上刻字確實是有可能的。
之後又去看了瓷器。以前歷史課本有讀過什麼邢窯汝窯一堆窯的,白瓷如銀似雪,青瓷如玉似冰,看了本尊之後,果然....書上是亂說的。哈哈!大概是因為年代久遠吧!瓷器已經失去原本的光澤了。那種形容只能心領神會,憑空去想像了。
已經中午了,好死不死我剛好晃到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區。這讓我肚子更餓,沒事幹嘛把食物做得跟真的一樣啊!做了老半天又不能吃,真是不實際。不過它們算是保存得最完好的食物了,那塊豬肉的肥肉好像肥到油都快滴下來了,但我只能望油興嘆,欲食不得,只好打道回府吧!